一个欺骗了「系统二」的笑话

摘要:似乎从一个悖论出发可以证明一切

缘起和废话

看到@万精油墨绿 提到的一个笑话挺有意思,「有意思」是我大脑的自动化的「系统一」告诉我的,而负责理性的「系统二」完全不知道笑点在哪儿。「系统一」一定掌握了不为「系统二」所知的分析思路,这让我陷入长达5分钟的失眠。

这个笑话是这样的:

教授说下周考试是个惊喜,会在你事先想不到的那天进行。于是大家推理:不能是周五,因为周四没考就能推出只能周五。同理可推出而不能周四,周三,…;大家得出结论是:下周不会有考试。结果教授周三考了。教授说:“没想到吧”。

究竟是谁的想法出了问题?是学生的推理错了,还是教授选择考试日期的方式违背自己的说法了?目前我认为是学生错了。

解释思路是这样的

教授的这段话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拆开「会在你事先想不到的那天进行」得到两部分:

A:「你事先想不到的那天」=「不是任何一天」,因而下周不会考试。
B:「会在某天进行考试」,因此下周会考试。

学生的正确反应应该是:「这句话自相矛盾,得不出任何结论,相当于什么都没说,我们不知道下周何时考试。」
而实际上学生们只分析了语义A,没有对比语义B,才酿成惨剧。

幽默感这事儿挺怪的

怪在:如果你希望通过一个固定的程序判断一句话是否有趣,特别难以下手。「反常」、「bug」或「傻」可能是最应去寻找的关键指标。但显然又不完全是这样,反例到处都是。今天我被脑袋里突然出现的一句话逗笑了,当时注意到一位男司机驾驶技术特别糟糕,出于无聊,我在心里使劲歪曲这件事儿:

这是男司机中的败类

然后我显然瞬间被这句话逗笑了,笑点同样又让我苦想了半天:

  1. 如果说X是群体A中的败类,好像心里是认同了对群体A高要求;
  2. 例如「教师中的败类」听起来比「汽车修配人员中的败类」更说得通,前提是人们普遍勾起的「教师素质」或「教师职业」的高评价;
  3. 因此「男司机中的败类」似乎暗示男司机的不同寻常;
  4. 这种不同当然针对它的反面,女司机;
  5. 委婉的勾起了人们心中的女司机形象偏见;

然后我迫不及待的想把这句话说出来试探听众的感受,就像汉尼拔邀请同事吃精心烹饪的人肉,等待被询问:「这是什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