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设计的巨大的奉承或羞辱

摘要:周而复始的亲昵关系被放大了。

  1. 张五常在他的一本书里说自己非常喜欢一位经济学家一本书中的一段文字(抱歉我全忘了它们都是什么),随后寻找机会让这位学者手写了这段文字,以供瞻仰。
  2. 这种做法简直是一种巨大的奉承,它同时办成了三件难事儿:
    1. (如果我是那位经济学家)我本以为会被麻烦到,结果这种麻烦是出于一种珍贵的、确切的、对自己著作深刻的喜爱和赞同,这种反差带来了满足感;
    2. 我的付出(抄写一段文字)相对于签名了事,付出更大,而这种付出是为了满足了对方确切的喜好(对我的思想的深刻的爱),这种周而复始的亲昵关系让这种付出越是大,就越是会被自己所打动:「我能够体察对方对我的善意,并用耐心去回馈,我真是太值得敬佩了」;
    3. 眨眼之间,抄写行为在两人之间产生了饱含深情的高级交流。想必缩回圆珠笔头后,两人一定像老友一样彼此打量着对方。
  3. 这种做法不单让张获得了珍贵纪念品,又能满足刻奇如我的经济学家的受用,简直是一种人畜无害的帕累托改进。
  4. 反过来,别有用心的恰当选择,可以让这种做法产生灾难性的羞辱作用:让对方抄写的段落成功的避开了文章的核心内涵:它既无关主旨,在文法上也生硬干瘪,甚至单独写出来会造成天塌一般的、无法挽回的歧义。
  5. 更令人出离发指的是,这样特殊的一段竟被轻描淡写的找出来,客气的被晚辈用手给指着看……
  6. (意淫)出于古怪的幽默感,郑重其事的,这位经济学家正准备如法羞辱张以完成更高级的互动。张看到,受人敬仰的经济学家抽出24K纯金碳纤维铜版纸也让张去抄写,受宠若惊的,张还看到经济学家的手指在张的著作中苦苦搜寻,好在,在张的文章里寻找起到上述羞辱作用的段落实在不需要绞尽经济学家太多脑汁:
「科斯读后,觉得重要。」